言情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言情小说 > 赵钱孙李 > 第三十二章 试用与使用

第三十二章 试用与使用

    “老头子,你这天天吃着以恒烧的菜,怎么自己厨艺一点长进都没有,如同嚼蜡。”今日的晚餐很潦草,三祖翁忙着帮忙做打稻机,没顾上精心料理,三婆婆已经适应了李以恒的厨艺,非常抗议的一番。

    “这几年都能适应,怎么几日不烧,就这番挑剔。”三祖翁回了一句。

    “烧得不行还不许我说了,许是适应了以恒饭菜中加调味的味道,你这太寡淡了。”

    “那……那,明日还是以恒掌勺,我也觉得这饭菜是味道差许多。”三祖翁主动承认错误。

    “只要祖翁婆婆喜欢就好,明日里以恒再漏一手,红烧野猪排骨。”昨日阿诺拿了些野猪肉,他还想着怎么处理呢。

    “嗯,下次果子熟了,学着僚人泡点果酒,我们爷孙俩小灼一杯,这日子就美了。”

    “还想酒喝,是不是到青楼再听一段小曲就更美了,美着你了。”三婆婆又呛起三祖翁。

    “那是。”

    “哼!以为自己还是侍郎官,几日里不着家,这几年困在这陪着我这老太婆,你难受了哦。”

    “都多少年了,怎么又提那陈年老事,还揪着不放呢。”

    看来两个人无事拌嘴,像极了自己的前世家中父母为一点小事就争,没事就要互相埋怨一番。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家,李以恒感觉很好很温馨,他有点想家了。

    晚饭吃完,三婆婆已等不及听故事了,前几日李以恒讲的西游记因收割稻子中断了好几集,三祖翁也非常认可这个文化节目,亦跟着一起散步。

    “前几日孙儿讲到前朝高僧玄奘少时经历,今曰讲另一个主角,孙悟空,孙悟空本是一石猴儿,在东胜神洲……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儿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方圆,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猴,似圆球大小,因见风,化做一个石猴……”

    吃过晚饭,陪三婆婆边散步边说了段西游记,就当锻炼自己的官话,三祖翁也很感兴趣,跟着一起听了段,散完步已天黑。

    因农活中断了几天的学业,李以恒又捡了起来,他已经把书架上的书籍通读了一遍,儒释道都有,解读的思想比较杂乱,囫囵吞枣的学习感觉有点痛苦,他试着用上一世马克思哲学与经济学理论去解剖、剥离这些思想,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匹配的生产管理模式,并从各思想中寻找正面积极思想,如老庄、佛的辩证思维,墨子的唯物主义,儒家的主动入世、道德理念、宗族思维,法家的依法执政等思想。但各家都有其片面性,对世界的理解都有所偏颇,站在那个时代,各个思想都代表着特定的阶级,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如何从这些理论深耕并集成形成一个新的理论,并包装起来被现有生产力、生产关系下宋人接受,还需要他继续的熟悉与理解。

    李以恒将自己的学习方向拔高,试着从各家经文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再用马克思理论包装,如同去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而学习经文就当成查找资料,学习的劲头就有了方向,经文学习也更清晰并具有有批判性。

    学习之余再写字、吹箫、画画,在水潭边忙得不亦乐乎,享受起传统文化带来心灵的洗涤与生活乐趣。

    想到明日还需将晒场的稻谷脱粒,今日比平时早点学习结束,他现在属于标准的大宋耕读之才。

    第二日,三祖翁急不可耐的喊来李以恒,他想试验试验昨日成果,李以恒用右手握住摇把的把手,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往下一压,入手很沉,但随着把手转动,料斗中长满了竹钉的主轴跟着转动起来。

    “转……转起来了!”站在旁边的三祖翁兴奋的脸色涨红,微微的惊讶。

    三婆婆看着也很开心。转动中,李以恒脸上也慢慢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随着他手上的力气逐渐增大,主轴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呜呜的声音,主轴上的竹钉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只能看到一团青黄色的光影。

    “别转的太快,木架子稍微有些晃动,还需要加固一下!”三祖翁正在四处查看效果。

    李以恒赶紧加固完成,看到不晃动了。“祖翁,你来摇,我试试脱粒效果,稻禾上了齿盘,会带慢齿盘,祖翁你要保持齿盘的转速,转速不够脱粒不干净的。”

    李以恒在晒场上随机拿一把稻禾,扣紧手中,缓缓的往转动的齿盘上靠,齿盘上的竹钉打击着稻穗,三祖翁加快了转速,李以恒将稻禾放在齿盘上360度旋转,不一会儿稻禾上的稻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把稻草在手中,真的好省时省力。

    看来试验成功了!

    李以恒叫三祖翁停止转动,用手翻动了打下的稻穗,稻穗混杂着一些细小的禾尖,还是非常干净。

    “祖翁,你看看效果!”李以恒把手里的一把稻穗递给三祖翁。

    “好……好……比摔打的脱的干净!”三祖翁看着刚才自己手里的一把稻草,再看看李以恒手上的稻穗,激动的浑身都在哆嗦。

    这会,阿诺正来了给他父亲换药。

    “阿诺,来,按我的样子转动”,阿诺也好奇,非常聪明,一会儿就学会了,掌握了技巧。

    三祖翁激动兼紧张的紧扣稻禾,看着料斗里面的主轴转动的越来越快,慢慢的伸进入口,伴随着扑扑啦啦一阵清晰的声音响起,稻穗全脱粒了。

    “好!好!好!”

    李以恒也松了一口气,只要能够保证脱粒脱干净就行了,最怕的是脱的不干不净还要收拾稻穗,那还不如干脆用老办法。

    于是接下来让阿诺摇把手,李以恒不断的往进料口喂稻禾,数量也由少变多,速度也由慢变快,虽然李以恒一直为了看到脱粒的效果控制速度,但几分钟后翻晒的一大片稻禾还是都脱的干干净净,变成两捆整齐的稻草堆在旁边,而脱出来的稻子也从微微倾斜的出料口流出来落在竹筐之中,此时已经堆积了小半筐。

    里面还夹杂着一些被打碎的稻穗头、稻秆和叶片,但绝大部分都是很干净的稻粒,只需要简单用手处理一下就达到了以前晾晒摔打后反复用筛子筛两三遍的级别。

    看到阿诺跃跃欲试,李以恒主动让他来打,自己摇,做这个打稻机主要是感谢僚寨人前几日收割时的帮助,最后还是要给他们使用,现在就把要领告诉阿诺,让阿诺教给其他僚民,会快许多。

    “哦!哦!”阿诺学会后,看到脱粒的效果非常震惊,高兴的手舞足蹈。

    李以恒让阿诺先把药抓回去给他父亲,再让他带着僚寨几个人过来,他要把打稻机拿到田地里试验,这样,僚人们就不用辛苦的晒打稻禾了。

    三祖翁也非常激动,他知道这个小小的工具能够给僚人带来多大的帮助,

    不一会儿,打稻机就搬到阿家的田地里,三祖翁亲自教导,寨子附近的僚人都围着观看,当看到田地里的稻禾也能轻松的打出来,僚人们都激动的欢呼跳跃。

    “老神仙,这东西做起来简单吗?”老巫师带嘛不知道什么时候钻出来。

    “不难,如果人手够多,把木料备齐,一天做两三个没有问题!”李以恒的僚语还不过关,三祖翁问了李以恒后,跟老巫师说着。

    “不是你做的,是你那孙儿做的?”带嘛看到三祖翁问询李以恒。

    “嗯,是我孙儿所思所做。”三祖翁骄傲的回答道。

    这第一个样品不过是照葫芦画瓢初次设计,做工简直一塌糊涂,但没想到效果竟然远远超出了预料,稻粒脱的非常干净,只要有人手帮忙,他只需要设计然后让人按规矩制造,应该说几天时间每家弄一个完全不成问题。

    结实程度暂时不用太过考虑,只需要能够坚持上三五天把稻子收完就行了,现在赶工都是用刚砍伐的树木制作的,还没晾干,放置时间长了肯定会变形甚至开裂,但明年还可以再做不是,更何况明年会发生什么变化谁也说不清楚。

    “玛雅,过来,你去通知寨子里人放下手里的活计,看看这个打稻机,特别是喊冲叔叔过来看看,看他会不会做!”带嘛微笑点头看了一眼李以恒。

    玛雅带着几个差不多的小女孩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过来了,正跟在李以恒边上转圈圈。“好的,阿祖!”欢快的跑走了。

    李以恒或许只是为了减轻劳动负担,还不知道这个脱粒机的重要意义,但作为寨子里资格最老的人,巫师带嘛却考虑的更多,从这到上思县城的土地都属于侗主莫家,莫家人免了他家地租,让他把最偏远、最靠近十万大山的这个寨子土地的收租和管理交给他,但这决定不是一个好差事,带嘛摩挲着脱粒机,想起去年秋收。上思寨那些老爷们踩着发霉的稻谷,鞭子抽得晒场尘土飞扬:“这等猪食也敢充租?“寨子里人跪求的额头血迹,此刻仍在脑子里泛着暗红。如果有了这个脱粒机,即便是刮风下雨,也能抢时间收割稻子,而不会像以前一样看着收回家的稻穗晾在场地上被一场暴雨完全泡成泥浆。

    被水泡过的稻子是不能用来交田税的,只能留下来自己吃,而且如果来不及晒干的话,很容易就会霉烂发芽,然后一年的收获变成绝望,在这个热带雨林地区,连续几日的天晴非常难得,要是想十几日都是晴日,那基本不可能,曾经有几年,寨子里饿死过好几个娃,希望这个打稻机能够减轻僚人辛苦。

    寨子的僚人在巫师带嘛要求下闻风而动,阿诺家的田地变成了观摩场,阿诺如人来疯似的用打稻机打稻,有使不完的劲头在那卖弄,边演示边教授边高效的将自家稻禾迅速的分离成稻草与稻穗。

    木工冲带着他儿子阿信围着这个打稻机转了七八圈,对着细节向三祖翁问了半个时辰后自己也亲自上场操作,阿信与阿诺、玛雅等一众年龄相仿,属发小玩伴,跟在阿诺后面问东问西,都觉得有趣。

    当本应三步骤三日头才能做完的活,因为这个打稻机,在大家的目击下,一个下午干干净净的完成后,寨子的寨民深深的折服了。

    “偶麻麻偶,感谢无所不知的真神,感知到子民的困苦,带给子民如此便利的工具,哦麻麻哦!”带嘛一高兴在田地里又跳起了那妖娆的巫舞,在僚民虔诚而又崇拜的眼神里,李以恒知道,他与三祖翁又一次进入神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云烟过往耳 九鼎记 仙道渡劫纪 异世邪君 天珠变 酒神(阴阳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