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言情小说 > 赵钱孙李 > 第四十八章 满载而归

第四十八章 满载而归

    只怪阿暖太贪,他选了一棵最粗的树,几个人用了三四个时辰才将树放倒,剃尽枝丫,已近凌晨。

    “阿诺、阿峰、大虎,我们四人同时用力,把这树干换个位置。”

    “一、二、三,怎么这么沉,以恒哥,离地了没有?”

    “没有,没动。”

    “大家再用力,一、二、三,起!”

    “没反应!”

    “再起!”还是没反应,试了三四次后。“阿暖哥,歇一下,歇一下,没劲了!”其他几人都抬不动了。待大家歇下,李以恒仔细看了看树干纹路,一圈一圈的年轮如手斗般致密的聚在一起,已数不清它有多少圈,前世今生也未见过密度如此之大的树种,实是古怪。

    “将树取弓长一段,一段一段的运走。“阿诺建议道:

    “砍一断就要三四个时辰,要是砍的话今夜又没得休息,明日肯定没精神挑盐了;而且大家肩上都有两筐盐,锯断来也运不走。”李以恒赶紧劝住大家。事有轻重缓急,树干放这也不会飞走,待大虎家地租危机解除后,再来取多熬制的那三担盐与这石头树干也不迟。

    “好吧!大家赶紧睡觉,明日早点出发!”阿暖心有不甘,但考虑到尼雅的命运还掌握在他们几人的肩膀上,也就同意了这个方案。

    第二日清晨,李以恒继续他的驱赶蛇虫、开路与丛林中药材知识讲解授课工作,后面四人“嗯哼、哈哈、嗯哼、哈哈”,挑着担子行走很慢。李以恒尽量找好走一点的路,防止他们负荷滑倒,盐若洒泼可就覆水难收了。直到傍晚时分,众人看见远处一片烟雾,狼烟滚滚,才舒缓了一口气。

    “阿信!…刺木!…阿信!”

    “哎…!”过了好一会才有兴奋的回音。

    “阿诺!你们回来啦!”

    “回来了!快点过来帮我挑一下担子,我挑不动啦!”

    “好了,我们来啰!”阿信与刺木循着声音迎了过去,当看到一筐筐白花花的盐时,阿信与刺木都惊的目瞪口呆。“这是山里寻来的?”他们扒拉着竹筐,手里抖抖,嘴里抿抿,这一筐动动,那一筐摇摇。阿暖、阿诺几人看到阿信、刺木的猪头呆比样非常嫌弃,真是没见过市面的孩子。

    “以恒哥,快把盐给我看看。”洞里面还有一个不甘寂寞的猪头,外面叽叽喳喳的声音都半个时辰了,还是不进洞。急的他抓头挠耳,恨不得跑出洞外,看看外面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

    盐挑进洞里了,不管铁头看见白花花食盐的呆逼样了,阿信跟献宝似的把众人拉到高炉边。

    “以恒哥,阿暖哥,你们看,我做的锄头、铁锹、铁镐,还有这,菜刀、镰刀、你说的钉、箭矢,这些小玩意;还有按你讲的做的这些泥模具。”

    李以恒看到高炉附近还摆着一个敲打铁器的铁蹲子、两副锤子,这是他们打制农具的工作台。只是李以恒凭着记忆告诉他大致模样,两人竟然把铁匠一套工具全弄齐了。这时轮到阿暖、阿诺几人猪头样了。他们东摸摸,西瞅瞅,每个都把玩一下,每个都舍不得丢下,有了这些,明年干活可轻松许多了。

    “就这几日,你怎么会做这么多?”李以恒很纳闷,就两个人劳作,还有照顾铁头,时间也来不及啊。

    “想着多烧一炉就能多置办一个铁器就兴奋,人睡不着,嘿嘿嘿!”跟阿暖他们熬盐时一个德性,收不住手。李以恒挑几个农具颠了颠,铁器有些粗糙笨重,刀口不是很锋利,含碳量还是太高,不是用焦炭烧的铁,炉温不够,杂质去不干净。而且这些农具可不是盐,死沉死沉的一个个,这么多,一次可带不回去啊。

    参观完了,李以恒终于顾到了铁头。

    “这里痛不痛?”

    “还行。”

    “阿信、大虎,帮把铁头搀起来。”

    “好嘞!”

    “受伤的脚在地上稍稍颠一下,用一点点力。”

    “嘶……嘶!还不行!”

    “还需要静养疗伤,近期脚部不能得力啊,看来,还得留人照顾你。”

    “以恒哥,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回去,我可以拄着拐杖走啊,前几日已经在洞外晃荡了。”

    “这山路崎岖,可不比平路,你那脚还不得力,需稳妥为主,我再想想办法。”

    李以恒把大家召集了过来。“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继续留两人烧碳炼铁、打制农具、照顾铁头,待我们解决好大虎家的事情,再来接你们回来,一并把农具背回寨子里;要不我们做一副担架,把铁头抬回去,高炉熄火,农具就放洞里,待下次来,再重新烧制一批,一并带回去。反正铁头的脚是肯定不能着地的,回家还需静养一两个月才能下地呢。”

    “那还是把铁头抬回去吧!”大家想了想,又议论一番,一致同意抬铁头回家。这次出去有十余日,有点想家,且收获满满,可谓衣锦还乡,都想早点回去接受家人、族人的羡慕与崇拜呢。这里炼铁虽过瘾,可太孤单,人还是需要一点精神鼓励的。

    “那以恒哥,你说的那个什么担架如何做?”说到回家,大家心跟长草似得,一刻都等不及了。

    “用两根杆子绑一块布。”

    “两个杆子好做。布到哪儿去弄?”大家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要是脱了,在丛林里蚊虫可遭不住啊。”

    “找到能裹住铁头身体重量的东西就行,但要结实啊,不然摔下来,那铁头刚愈合点点的断腿肯定又会摔断,那就不知道哪日能康复了。”

    “我们采麻编一个网?”大虎建议道,阿暖想了想,否决了。“采麻可不容易,就是粗制滥造一个最简易的麻网,要采要刮要搓要编,也得我们几人弄两三日,时间不等人啊。”

    “这大山里哪弄到布呢?”阿诺自言自语。李以恒听到这话耳熟,前几日阿诺看到河道里遗留着的折叠帐篷时的话犹在耳边。一句惊醒梦中人,自己背包里还有破旧帐篷布啊;对了,还有熊皮、鳄鱼皮、狼皮,一古脑儿用上。

    十几分钟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让铁头试了试,还挺稳当。临出发前,李以恒将几人聚在一起,郑重交代几人不得将山里情况传出去,否则不再允许进山。大家纷纷立誓绝不透露。第二日,大家欢快的出发了……

    同样为布焦虑的还有另外一群人。

    首先是带嘛爷爷。他最近有线锤恐惧症。玛雅的桌子上堆着上千个线锤,意味着家里少了两百多瓢稻谷了,带嘛只向李以恒承诺给阿松家一担稻子救济的,现在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如果再有人送来线锤,家里过冬的粮食可就不够了。

    家里稻谷够不够玛雅不操心。她操心的是以恒哥带领队伍都有十余日还没音讯,玛雅一个人在家暗自担心:“以恒哥他们不会遭遇什么不测吧。爷爷忽悠他给他一个转世真人称呼,别真把这小笨蛋忽悠瘸了。”

    尼雅姐姐家缴租的限期快到了,按照以恒哥临走时交代,自己需要启动第二方案了。想到尼雅会帮自己保守秘密,而且这事与她家有关,她肯定愿意帮忙,玛雅找到了尼雅。“尼雅,这几日你同我去小山坳吧。”

    “哪个小山坳?干嘛?”

    “就是以恒哥哥住的小山坳啊。”

    “难道他们回来了?大虎回来了?他们寻到盐了?”尼雅心里压力非常大,日子一天一天临近,再无音讯,她家可要遭殃了。

    “还没有,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尼雅一阵失望。

    “那去那儿干什么?”

    “嗯,你看,那些线锤。”

    “这些干嘛?我前段时间就纳闷你为什么要收购这么多线锤,浪费了许多粮食。”尼雅紧起她好看的柳眉,她家现在一颗米都是宝贝,而她叔祖家为这些线锤却散去了许多粮食。线锤若不织布,不值一文;若织布,这一屋子线锤,一年也织不完。

    “这些纺锤是以恒哥想着给你家还债用的,现在不告诉你,你去了小山坳自然知道。”

    “难道……以恒哥上次晚会上说的那个纺织机,他做出来了?”尼雅非常聪明,她寻思了一下,只有这种推测最合理。

    “嘿嘿,那是以恒哥特意为我做的纺织机,现在还处于保密期呢。每次爷爷都说你织布快,这次让你看看我玛雅的厉害!哼!”玛雅骄傲的表情,早就想显摆了,一直没机会,这次让尼雅开开眼界。

    尼雅没有心思和小孩子气的玛雅计较。能够让她家免于侗奴命运的,她都愿意尝试。她准备了四个箩筐,两只扁担。虽然她也没怎么挑过重物,她还是主动挑了大部分线锤,留下少量给玛雅。两个都没怎么挑过担子的小女子把这千百个纺锤晃晃悠悠的挑到了小山坳。正准备转向山坳口时,只发现前方远处一众行人也在晃晃悠悠的向她们方向而来。

    “大虎,大虎,玛雅快看,是大虎弟弟。”尼雅远远的认出了她弟弟。大虎稚嫩肩膀还从未经历如此长时间的重担,靠着毅力正艰难的向前挪动。

    “那个是以恒哥,以恒哥!”玛雅也认出来了。李以恒疲惫的拖着步子,他也挑个担子带回少部分铁器回来了。一担子的铁器,从他左肩换成右肩,又换成背肩,扁担在他肩膀上已无处安生。

    “还有人被抬着的,什么情况?”两个女子赶紧扔下箩筐,迎了上去。

    “玛雅!”“尼雅!”“姐!”“你们怎么来了。”“你们怎么知道我们今天回来。”“铁头你怎么了,怎么抬回来了。”“铁头,你没事吧”“这是盐?你们挖的盐?这盐怎么这么白?”“怎么还有这么多农具,大山里还有农具?”只听着一片唧唧喳喳,有感动,有惊讶,有思绪,有牵挂,千言万语在同一时间汇集在一起。

    阿黄远远朝着李以恒扑来,远处三祖翁、三婆婆亲切的笑容正向李以恒招手。李以恒重重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把队伍安全带回家了,带嘛交代的任务也顺利完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云烟过往耳 九鼎记 仙道渡劫纪 异世邪君 天珠变 酒神(阴阳冕)